秦灭六国后,楚公族被迫迁往关中,上官氏亦迁至陇西上圭(今甘肃天水),在那里发展为望族。
唐代时,上官氏已活跃于中原河南,并在陕州(今河南三门峡陕县)崭露头角。唐代文学家上官仪即陕州人,曾在唐高宗时期供职门下省,深受李治器重。
上官仪曾向李治建议废后,并受命起草废后诏书。由于武则天的干预,此事未果,但上官仪因此得罪武则天,不久他与儿子上官庭芝被指谋反处死,儿媳郑氏和孙女上官婉儿被充为宫女。
上官婉儿自幼聪慧,深受武则天赏识,掌管宫廷诏书多年。唐中宗李显即位后,封其为昭容。710年,韦皇后夺权失败,李隆基发动政变,令上官婉儿与韦皇后一同遇害。
03 皇甫
皇甫复姓有两种起源说法。一说为姬姓,源于西周高级武官“皇甫”,其后代承袭姓氏。
另一说源自西周后期宋戴公之子充石,他曾击败北方小国进攻宋国(今河南商丘),但充石及两个儿子战死。其孙南雍陲为纪念祖父,以字“皇父”为姓,因“父”与“甫”古时通假,后改为“皇甫”。
南雍陲后代迁居陕西,逐渐壮大,皇甫氏成为汉魏时期西北名门望族。凉州安定郡朝那县一支皇甫氏繁衍,东汉时涌现多位名将。
皇甫规官至护羌校尉,曾平定叔孙无忌起义,多次击败羌族,缓和汉羌矛盾。皇甫规(字威时)、张奂(字然明)、段颎(字纪明)三人被称为“凉州三明”,皆出自凉州,名字中均含“明”字。
皇甫嵩为皇甫规侄子,汉末名将,任北地太守,政绩不逊于父亲皇甫节(雁门太守)。皇甫嵩曾任太尉,是平定黄巾军的主力,将陈仓叛乱镇压,守护关中地区。
04 令狐
据《百家姓》,令狐姓起源简单,始祖晋国高官魏颗因俘获秦将杜回获封令狐(今山西临猗县西部)为封地,后代以地名为姓。
令狐氏出自姬姓,周文王之子毕公高的孙子毕万,其曾孙即为得姓始祖魏颗。
历史上令狐氏名人多见于唐代。初唐学者令狐德棻出自敦煌令狐望族,终其一生致力于收集典籍,组织抄录,奠定盛唐文化基础,促进文化承传。
令狐德棻学识渊博,参与史书、政书、律书撰写,其中《周书》最具价值,是中国正史《二十四史》之一,记载北周宇文氏建立周朝。
同族令狐楚政绩显赫,长期任节度使及宰相,兼为诗人骈文家,擅长四六骈文,作品与韩愈古文、杜甫诗歌齐名,被誉为“三绝”。
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继承父志,科举高中进士,历任宰相和地方节度使,唐僖宗时被封为赵国公。
这些令狐氏名人对现代人较为陌生,更多人通过武侠小说《笑傲江湖》中的令狐冲知晓此姓。令字多音,作为复姓读“línghú”,与“命令”读音不同。
05 诸葛
诸葛复姓起源于单姓“葛”,形成于东汉末年,起源人物为秦末安徽符离人葛婴。
葛婴是陈胜领导农民起义将领,战功显赫,但因拥立楚后裔襄疆为王被陈胜杀害。汉文帝即位后为其平反,追封其孙为琅琊郡诸县侯,家族遂以“诸葛”合并姓氏与地名。
诸葛氏后代迁至阳都(今山东沂南),181年诞生了闻名三国的诸葛亮。
诸葛亮父诸葛珪官至泰山郡丞,职位相当于副市长。诸葛亮幼年丧母,八岁失父,由叔父诸葛玄抚养。
诸葛玄曾任袁术属吏,官至豫章太守,职位被替代后投奔刘表,诸葛亮亦随之赴荆州。
诸葛亮毕生辅佐刘备,父子诸葛瞻和孙诸葛尚继承遗志,但均战死沙场。
写在最后
中国姓氏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,氏族的核心女性姓氏即为氏族姓,氏为姓的分支。
氏族部落迁徙各地,后代除保留姓氏外,通常以封地、官职、爵位作为称号,即氏。
例如秦始皇嬴政是赵姓嬴氏,屈原为芈姓屈氏。
自西周起,姓与氏逐渐合一,几乎无明显区分。
中国姓氏多为单姓,复姓多由单姓演变而来,主要有三类:
1. 以封地为姓,如文中提及的欧阳、令狐、诸葛;
2. 以居地为姓,如东郭、南宫、西门等;
3. 以官职爵位为姓,如司马、司空、司徒、太史,以及公孙、仲孙等。
古代姓氏不仅标示血缘关系,限制同姓男女通婚,还象征贵族身份和社会地位。
历经数千年,姓氏始终是维系宗族纽带的重要标志。探索姓氏起源,不仅是寻根问祖,更是连接亲情的旅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